有機無機復混肥的生產工藝流程圖通常包括以下關鍵步驟:
一、原料預處理
原料準備:準備所需的有機原料(如畜禽糞便、農作物秸稈、腐植酸等)和無機原料(如硫酸銨、尿素、磷酸銨、硫酸鉀等)。
粉碎:使用鏈式粉碎機或高速磨粉機將原料進行粉碎,確保粒度小于1毫米,以便后續混合和造粒。
二、計量混合
配方制定:根據市場需求和土壤檢測結果,制定合適的配方。
計量:按照配方準確計量各種原料。
混合:使用滾筒式或立式混合機將計量好的原料進行充分混合,混合時間一般為30分鐘左右。
三、造粒
物料輸送:將混合好的物料輸送到造粒機內。
造粒:通過造粒機的轉動翻滾,使物料逐漸變大成粒。常用的造粒方法包括轉鼓造粒和擠壓造粒。
四、干燥與冷卻
干燥:將造粒后的肥料顆粒送入干燥筒內進行烘干,去除內部水分,增加顆粒強度。熱風溫度一般控制在90℃左右。
冷卻:干燥后的肥料顆粒進入冷卻滾筒中進行冷卻,降低顆粒溫度,防止結塊。
五、篩分與打包
篩分:將冷卻后的肥料顆粒進行篩分,分離出不合格的顆粒,經破碎后重新造粒。合格的顆粒進行下一步處理。
打包:將合格的肥料顆粒進行計量打包,放在通風處保存,等待市場銷售。
六、(可選)包膜
包膜處理:為了提高肥料的市場吸引力,可以對合格的肥料顆粒進行涂衣包膜處理,增加顆粒的亮度和圓潤度。
以下是簡化的有機無機復混肥生產工藝流程圖:
原料準備→原料粉碎→計量混合→造粒→干燥→冷卻→篩分→(包膜)→打包
請注意,不同的生產廠家和生產線可能會有所差異,具體的生產工藝流程可能因原料種類、設備型號、生產規模等因素而有所調整。因此,在實際生產中,應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合適的生產工藝流程。
上一篇:液體肥料生產設備市場分析報告
下一篇:智能控制液體肥料生產設備